<
t4b7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带着空仓库回八零(重生) > 带着空仓库回八零(重生) 第128节
    她自己也有类似的问题,但杭城附近的村落和小镇,相对来说生活条件还是会好一些,她替人干活,可以偷偷攒下一点钱,去购买每月所需的卫生巾。

    而再偏远一点的地方,又是在上学的女孩子,手头能拿到的一分一厘都是家里给的,要是没有,就是真没有,可能比她那时候的情况还要恶劣一点。

    卫生巾需要买的好,但也没必要买特别好的。

    回了杭城之后,林念特意在一些卖东西的店铺里逛了逛,最终选了一家在杭城附近的卫生巾厂,这家卫生巾厂生产的卫生巾是正规的产品,而且价格相对要便宜不少,虽然没有做到每一片都独立包装,但一包是10片装,算是很干净的。

    一箱卫生巾是20包,30包和50包的,一包只要几毛钱,批发价还能更便宜点,就算批发一箱也不是很贵。

    林念一口气要了40箱50包装的,甚至没有带回家,而是直接叫卫生巾厂的人帮忙,搬到了邮政,把这些卫生巾全部寄出去。

    相较于学费来说,这笔费用支出真的不算太贵,但对于正好需要这些卫生巾的女生来说,或许是一份很要紧的礼物。

    除了卫生巾之外,她还特意从自己的仓库里腾了一批内衣裤,给她之前记录的每个学校都寄了一些。

    她一开始选了30所学校,后来又选了20所高中,全部加起来总共是50所,需要用到卫生巾的主要是初中和高中的40所学校。

    而需要用到内衣裤的,则50所学校都需要。

    后头她选择的20所高中在当时她寄出信件后,陆陆续续有了回应,他们需要的学费,林念也在第一时间打出去。

    这些学校平均下来,每个学校也有15个左右需要资助的学生,高中的学费贵,这些学生需要资助的费用也高一点,一个学生100块钱左右。

    300个学生,这一次性支出就达到3万块钱。

    到这个程度,她已经不敢再往上加学校了,主要是资助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而是需要长久坚持下去的事,她现在要是一次性资助太多学生,万一手头的资金链断裂,反倒会对最先资助的这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。

    但好在,这些钱都用到了实处,她心里也更安心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xx中学。

    乔想趴在桌子上,一只手放在桌上,另一只手紧紧捂着自己的腹部,因为疼痛,她的脸色并不好。

    旁边有同学看到这个情况,急匆匆跑去喊老师。

    老师过来时,看到乔想的模样,很容易就猜到了她的情况,走过来弯腰低声说话:“乔想,能站起来吗?要是可以的话,去一趟老师的办公室可以吗?”

    乔想一直都是好学生,听到这话点了点头,扶着桌子站起来。

    “乔想,你的裤子有点脏。”旁边有同学喊道。

    “凳子好像也脏了,你昨天干活后没换裤子啊?”

    乔想听着,立即垂下了头。

    老师看了看说话的同学,虽然说着叫乔想为难的话,但仔细看会发现他们只是出于关心才这么说,只是他们不会知道乔想这时候的局促。

    “没事,跟我来吧。”老师拉着乔想离开。

    走到办公室之后,她叫乔想在门口等她,自己进了办公室,再出来的时候,手里抱着一件衣服。

    乔想因为之前的事,完全不敢说话,见老师出来,只是呆呆地跟上去。

    一直到老师的寝室为止。

    老师推着乔想进屋,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她:“这个你拿着,还有这个内裤,这是新内裤,虽然还没洗,但你这次的情况特殊,就换上吧,我给你找一条干净的裤子。”

    “老师……”乔想眼眶顿时湿润了。

    “快去换,去里头的小浴室,旁边有热水壶,”老师说着,觉得不太能好好说清楚,索性一直拉着她走到小浴室,帮她准备好需要用的东西,“没事,这里只有老师在,窗帘我给你拉上,你洗一洗,洗干净了,你自己也舒服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老师。”乔想认真道谢,拿着东西进了小浴室。

    等到她就要洗完的时候,外头递进去一条干净的裤子。

    等到再出来的时候,乔想已经变成了干干净净的模样。

    老师又递过去一个塑料袋:“你的东西先放里面,先去上课,等放学了你来我这里拿。”

    “老师,谢谢你,我……我想办法攒钱还你,那个……很贵……”乔想扭捏着说道,有些话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。

    “那个啊,”老师笑了,“那是先前给你交学费的那个好心人寄过来的,卫生巾和内裤都是她寄过来的,这一包都给你用,回头你有需要,来找我要,女孩子嘛,就算是为自己好,也要干干净净,那个好心人想的很周到。”

    乔想瞪大眼睛:“她……她太费心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你更要好好念书,等念出来了,就回报社会。”老师温柔地看着她。

    “嗯,”乔想握拳,蓦地抬头,“老师,我可能帮不了别人太多的忙,但我想以后不管我做什么,都不会忘记大家对我的好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你做了,哪怕只是一点点,也没关系。”老师笑着,抬手轻轻拍了拍乔想的肩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姐姐,谢谢你……”

    林念收到了好多信,都不是单独的来信,每次收到的都是厚厚的一大包信件,每一封信里,都少不了“谢谢”两个字。

    不过林念最高兴看到的,还是依然在每封信里必然提到的“好好学习”这四个字。

    第159章 海鲜市场

    资助的事对林念的生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和变化, 旁人知道她正在做这件事,但并不知道她究竟资助了多少所学校。

    原本资助的这笔钱就是要分出来做慈善的,用在那些学生的学费上, 也算是用到了实处。

    这天又是周日, 林念跟往常一样,驱车离开杭城。

    董福妮的服装生意做的不错, 就算只是在杭城销售, 也有很大的市场,所以最近这段时间,她都没有跟林念一起出去。

    林念手头的生意不少,鸡蛋、西瓜、服装、蛋糕,样样都不错,不过她照例每周周日都会亲自出去收一次鸡蛋, 这次也依然如此。

    今天又轮到有鸡蛋村的那条线路。

    经过了一年多的经营, 她对收鸡蛋的线路早已熟记于心, 出了杭城之后,就径直往目的地开去。

    不止是她, 村子里的那些人对她也熟悉了, 即便只是听着车子的声音, 就知道来了人,大老远就开始喊。

    “收鸡蛋了,村里的人都听到了吗?收鸡蛋了!”

    声音一道接一道传下去, 没过多久就传遍了整个村子。

    又是一会儿, 就有人抬着不算小的箩筐,小心翼翼朝着林念所在的方向走过来。

    林念跳下车,打开后头车厢的门,等着村民过来。

    这样的事她已经做了许多次, 这个鸡蛋村她也来了好多次,村民们早已习惯她收鸡蛋的模式,到了之后不争不抢,规规矩矩地排起队伍,等着轮到自己。

    “小姑娘,这个给你吃。”一个被染的红彤彤的鸡蛋塞到林念手里。

    林念有些怔愣,下意识问道:“这是……?”

    “我们家造新房子,正好今天进新屋,村子里别的没有,就是鸡蛋多,”对方笑呵呵道,“也要谢谢你总来我们这里收鸡蛋,不然我们家肯定没有那么快攒够造房子的钱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林念瞬间明了,立即笑着道谢。

    红鸡蛋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,就是普通白煮蛋的滋味,但如今普通百姓家庭,只有办大事的时候,才会吃红鸡蛋。

    这个红鸡蛋送给她,也是送了一份祝福给她。

    收鸡蛋的时候,林念总能听到大家闲聊的声音。

    村子里的日子很普通,大家聊起来不外乎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,不过今天大家说的,倒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“说什么科学养殖,村子里发下来好几本书呢,我都不太能看懂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不懂就问问孩子,我觉得这事挺好,咱们村子养了那么多鸡,这万一出个什么事,整个村子里都得遭殃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,还是得看看,现在的日子好不容易过得火热起来了,我可不想回到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了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什么事都讲究科学,家里的小孩,能进学校的就进学校,不能耽误了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村里哪里还有不让小孩上学的?现在大家口袋里都有钱,别的不提,小孩上学的钱肯定能出得起。”

    “学呗,反正多学点知识总没什么坏处,孩子在家也没什么事,送去学校里,不耽误大人干活也挺好。”

    “小姑娘,你觉得这什么……科学养殖能行吗?”

    问话落到了林念身上。

    林念正数着鸡蛋,听到这话分了些神,笑着说道:“当然能行,不止是咱们村里,以后别的地方肯定也会有科学养殖的法子发展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的对,”问话的人点了点头,回头看着排队的人,“听听,听听,这姑娘都这么说,肯定要科学养殖,把村子里的鸡都伺候的好好的,以后咱们也能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能行吗?”人群里有人问道,眼中满是期盼。

    “能,怎么不行,城里人在工厂里赚钱过好日子,咱们养鸡过好日子,也没什么差别嘛,我可听说了,城里人有些打工赚钱的人,还没有我们养鸡赚得多呢。”

    “这怎么可能呢?”

    “怎么不可能,城里人住的地方才多点大,也就打工赚钱,哪里像我们,这样大的地方,还能养鸡赚钱,反正我是觉得咱们养鸡的,不比城里打工差。”

    林念听着,抬头看了一眼,见众人都面露激动的神色,脸上不禁露出了微笑。

    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这个“鸡蛋村”的时候,大家都愁眉苦脸的,生怕自家的鸡蛋卖不出去。

    但现在,村民们脸上已经有了不一样的风采。

    这当然不仅仅只是因为她,毕竟养鸡的收入可不仅仅只是来自于鸡蛋。

    而这一切,跟国家一点点发展起来也有关系。

    这里的位置并不算偏僻,这样大的一个“鸡蛋村”,在运输方便的情况下,以后来的人只会比现在更多。

    这一天林念依然在村子里停留了较长的时间,等到鸡蛋全部收完之后,她开车往下一个地方走去。

    这样的生活对她来说已经算是每周必备,要是哪天不出来,她反而会觉得不习惯。

    大货车一路往前驶去,走到熟悉的路上时,突然瞧见前面被拦住了。

    她探出头去看。

    不远处有人走过来跟她说话。

    “前面在修路,车子过不去,你要往前面去,走那条路绕一下,”对方指着另一边的路,因为那条路看着有些狭小,还特意解释了一番,“大概往前开五分钟左右,前面的路况会好很多,等这条路修好了,以后这里来回会方便很多。”

    林念的视线看过去,确实见到了不远处有人在埋头修路。

    这样的情况在后面估计会更加常见,只有路修好了,一些地方才能发展起来。

    “谢谢,那我绕一绕路。”林念道了谢,转方向盘往另一边开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