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4b7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带着空仓库回八零(重生) > 带着空仓库回八零(重生) 第119节
    好在她的体力不错,坐在车上稍微缓一缓之后,就舒服了许多。

    后头车厢里的冰块早在她离开集市那会儿,就全部转移进了仓库里,都是实实在在花钱买的冰块,即便用了一早上,已经差不多融完了,但也不能浪费。

    四下无人,她悄悄从仓库里挪出来一小桶冰块,就放在旁边空出来的位置上。

    冰块放好,驾驶室里的温度开始一点点发生变化。

    知道今天会忙碌,她特意提前将想吃的饭菜装进饭盒里,这会儿都不用特意进仓库,直接取了饭盒出来就能吃。

    饭盒小,不容易被看见,她随手拿起一个饭盒,完全不会有人感觉到意外。

    除了饭盒之外,她还装了一大杯的汽水。

    今天中午的饭是蛋炒饭,半饭盒蛋炒饭,搭配半饭盒的白菜炒粉丝,再有另外一饭盒的菜,分别是鱼香茄子和家常小炒肉。

    虽然是出来做生意,但条件摆在这里,林念总不会叫自己吃不好,这一顿饭也是吃的舒舒服服。

    说好要到下午一点回去,吃了饭之后,她不慌不忙地下了车,找了一个有水龙头的地方,先把自己的饭盒洗了。

    之后她又在附近的公园逛了逛,实在是走热了,她才重新回到车上,关上车门,享受着冰块带来的凉意。

    在这样炎热的夏季,要是旁边没有冰块,她不难想象自己坐在驾驶室里会是怎样的煎熬状态。

    有了冰块就不一样了,不仅温度下来,连带着还能让人心情愉悦。

    看着时间还早,她又拿出了一本书,懒懒地靠在椅背上看。

    这会儿她看的不是课本,而是前段时间淘来的一本杂书,讲关于外星人的书,她也只当是故事书看。

    等到时间差不多了,她才把书放下,启动车子往先前的集市走去。

    后头车厢紧闭,外人看不出车厢内的情况,她也没有提前将仓库里的荔枝和冰块转移出来,一直等到差不多到了集市之后,她才开始转移。

    不过还是跟早上一样,前面放着装满了荔枝的筐,后面放着空筐,等卖完一批之后,她才会从仓库再转移一批出来,从而保证荔枝的新鲜度。

    这会儿的集市比她早上刚来的时候还要热闹。

    不过早上那会儿正好是买菜的时间,而这会儿,林念十分自信,这些人一定是冲着她的荔枝二来。

    果真,车子刚停下,她就得到了集市众人的热烈欢迎。

    “来了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都不要挤,这么大的一车荔枝,大家肯定都能买到。”

    “这什么荔枝啊,真有你们说的那么好吃吗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下午的荔枝跟早上的荔枝味道是不是一样,早上那些荔枝味道是真的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哎哎哎,三轮车别挤啊,你这么大的车子,挤什么挤,排队也排后面去,你们这些三轮车不能全排前面啊,你们买完了,我们还能不能有啊?”

    在周围的一片声音中,林念的车子停下。

    眼看着外头人挤人,她连忙拿起车里的喇叭,打开车门冲着外头大喊:“排队,大家排队,一个个来,等你们排好队我再下来,前面的路空出来,待会儿买完荔枝直接从前面走,不要挤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在林念一次次的喊声中,人群一点点开始有秩序地排起长队,虽然偶尔也有争执,但林念不下车,就拿着喇叭在车上喊,谁也不好挤到前面来。

    林念一直在车上,直到确认队伍的秩序完整后,才松了口气,放下喇叭,打开车门打算下车。

    要跳下车的时候,她想了想,还是又拿起喇叭,带着喇叭一起下了车。

    第148章 越多越好

    “哎, 老哥,是我,我是小李啊, 是真有点事, 老哥,我真着急, 打了好多电话, 就你在家!能不能借我点钱,不用太多,就200块……没有干嘛,我就买点荔枝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现在荔枝价格好么,那些好荔枝,卖七块八块的都有, 我这里遇着一个人, 正开着大车卖荔枝呢……好, 特别好,可好吃了, 我吃着都馋, 忍不住想要多吃, 这不是没钱么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是不是,不是我自己吃,我在这里买点, 回头找个好地方卖掉, 这来的开大车卖荔枝的是个小姑娘,一看就对沪市不熟,不知道哪里有钱人多。”

    “不多不多,这荔枝我买多了也存不住啊, 我就买个几十斤,赚几个零花钱。”

    “能不能行?老哥你就一句话吧,我赚了钱肯定还你。”

    “哎,好,谢谢老哥,老哥你等我一下,我这就过来,很快很快,我骑着自行车呢。”

    这边打电话的声音从大声,到一点点变得小声,又从小声,再慢慢变得大声,话音刚落下,这就挂断了电话,丢下打电话的钱,猛地一踩踏板,一溜烟人就走远了。

    林念的大车车厢屁股后头依然排了长长的队伍,其中绝大多数人是知晓这里在卖荔枝,一边排队一边踮起脚尖看,像是生怕轮到自己了,前头的荔枝正好卖完。

    但在队伍的后头,也不是没有莫名其妙跟着排队的。

    而且还是硬挤着排上了队,回头又跟前后的人说话:“前头在干什么呢?这么长的队伍,难不成是有人送鸡蛋?”

    “送鸡蛋?哪有那么好的事!”

    “那在干什么呢?平日里从来也不见这里有这么多人,今天怎么都在这里排队?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为了买荔枝啊,你都不知道做什么,怎么还跟着排队?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新鲜么,平时哪有这样的新鲜事,”那位不知道情况的人踮了踮脚尖,“这荔枝多少一斤?是不是特别便宜?”

    “5块钱一斤。”回话的人有些不耐烦,但大概是左右没什么事,还是实实在在给了答案。

    “嚯,我还以为多便宜呢,5块钱一斤,我去别处买,一斤荔枝4块钱也能买到啊,足足差一块钱呢?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前后的人都看着他,以为他要走,结果看了一会儿,都没见对方要离开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不是,我问问,”这不知情的人又忍不住开口,“这荔枝这么贵,你们都愿意顶着大太阳买呢?”

    “好吃呗,反正就5块钱一斤,这个价格已经是一年里最便宜的时候了,别的时候更舍不得买,前头买的人都说好吃,你瞧瞧,还有人推着三轮车来买的,那里,还有个提着筐的,要是不好,人家哪里舍得花大价钱买那么多荔枝?”

    “这倒也是,5块钱一斤,好像确实也不是特别贵,就买个一斤荔枝尝尝鲜,我也算是吃过好荔枝的人了。”

    买荔枝的人,有的人不是特别缺钱,一口气买个三五斤解解馋的,有的人口袋里没什么钱,也愿意买个一斤两斤尝尝鲜,不管是自己尝鲜,还是带回去给家里人尝鲜,总是个鲜。

    当然,其中最为大方的莫过于推着三轮车、推着自行车,或是随身背着竹筐的,口气大,一开口至少10斤起步。

    “给我称三十斤荔枝,不用袋子,称好就给我放竹筐里,筐里透气,荔枝更容易存住。”

    此刻站在林念面前的人,身上就背着一个大竹筐,目光炯炯地看着车厢里的荔枝。

    林念问也不问,直接提了称称重,分量也是实实在在的,绝对不会扣一丝重量,称完还会叫对方仔细看看,确认之后,再算账给荔枝。

    “30斤荔枝,一共150元。”

    对方转过身,叫林念把荔枝倒在他背后的竹筐里,手上的动作没有停,从一把钱里数出150块钱,等到荔枝倒完,他把钱递给林念。

    排队买荔枝的人大多买的少,就算买5斤荔枝,也就是25块钱,数起来很清楚。

    30斤不少,但对方手里的钱都是10块钱一张的,看着很清楚,再加上林念是眼看着他数钱的,确认钱数正常,接过钱就放到了一旁的钱筐里,继续服务下一个客人。

    虽然这里后头排队的人不少,但林念的速度并不算慢,特别是买一两斤荔枝的,有了一早上卖荔枝的经验,她随手抓上两把,基本上重量大差不离,就算有所增减,也就是一两颗荔枝的差距,效率特别高。

    等到又卖完一筐,她停了一会儿,拿自己的杯子喝了一大口水。

    虽然是在大热天,中午她也喝了汽水,但这会儿她杯子里的水可是实实在在的温水,虽然在这样的大热天喝温水反而更叫人燥热,但好歹可以解渴。

    她要是在这时候喝汽水,恐怕没说两句话,就要再渴着找水喝。

    论起解渴,还是温水更好一点。

    喝完水,她抬脚走到车厢里。

    她整个人站上去,哪怕是货车的车厢,也有一些微微的变化,正好趁着这时候从仓库里将荔枝转移出来。

    拿荔枝的时候,她拿的是之前取出来的一筐。

    这时候车厢里最靠外的位置已经放了好些空筐,恰好可以拦住外头排队人群的视线,她基本是取一筐卖一筐,最新从仓库里取出来的荔枝,先在周围满是冰块的环境中凉一凉,温度下来之后再拖出去卖,时机刚刚好。

    “小姑娘,你这里头还有多少啊?”

    “还有个几筐,卖完这些我就走,”林念随口说道,并没有说到底有几筐,反正三筐也是筐,五筐也是筐,要的人再多一点,弄个七筐也不是不可以,“您要多少,我给您称。”

    “你给我来……5斤吧,一共是25块钱,”对方说着,自己开始碎碎念,“这个价格也还行,贵是贵点,好荔枝也确实是好荔枝。”

    林念手脚利索地给对方称了5斤荔枝,装袋之后,收好刚刚入账的25块钱。

    “贵是贵点”这四个字大概是这一天林念听到最多的四个字,但即便大家这么说着,却还是掏了钱买,跟之前她去京市卖西瓜时,情况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又卖了一些荔枝之后,队伍慢慢变短了。

    想来也是,这个集市附近的人就那些,早上一波,下午一波,又经过了那么久的宣传,很多人家都买了荔枝。

    就算有在上班的人没来得及过来,但他们家里有人在,要真的愿意吃荔枝,该买的肯定也买了。

    林念倒是不着急,还是跟之前一样,不慌不忙地称荔枝算钱。

    一天时间,熟能生巧这四个字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,从一开始还有点不熟练,到现在完全能熟练掌握荔枝的重量,旁人一看就会知道她是个卖荔枝的熟手。

    “还有吗?还有没有荔枝?”

    有人骑着大三轮车过来。

    林念抬头,看到对方满头大汗、焦虑着急的模样,以及对他骑着的三轮车,想也知道对方大概是想要从她这里买荔枝再拿出去卖。

    她这里的荔枝好,来买荔枝的人都知道,这也意味着从她这里买了荔枝回去,那些荔枝还能存一存,不用担心那么快坏掉。

    而沪市本地人显然要比她更熟悉沪市的情况,甚至还有可能会有工厂的人脉,工厂人多,工人的工作稳定,会更愿意花大钱买一些平时吃不到的东西。

    她自然也可以这样做,只是她现在就一个人在做生意,能顾及到的方面有限,而且就算她去卖,价格也是5块钱一斤,跟卖给这些明显想着做转卖生意的人一样。

    既然这样,她又何必费心自己去一斤一斤卖,能一口气多卖出一点算一点,反正不会亏着她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她连忙应声:“有呢,还有一些,队伍排着,还来得及买。”

    对方听着,连忙排在队伍最后面,但似乎还是有些在意自己能不能买到,时不时抬头看,盯着前面的人的动作,也盯着林念拖荔枝出来的动作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轮到他,他连忙开口:“200斤,给我来200斤荔枝,这里是1000块钱整,我数给你看,你给我称荔枝,然后把荔枝倒在车上的筐里。”

    对方一看就很着急,林念也不多说什么,淡定帮他称荔枝。

    1000块钱也不是小数目,这可能是一个正儿八经上班的工人,好几个月才能到手的工资,这要是在扣掉日常的开销,要攒下1000块钱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。

    林念手里的称不算太大,200斤荔枝不算少,她只能一点点称重,称完后报个数,再把荔枝倒在对方三轮车的筐里。

    而对方也很配合,一边数钱一边报数,数完100块钱,往林念放钱的筐里丢100块钱进去。

    就这样,双方配合默契,林念称完重量的同时,对方也数完了钱,而且把钱全丢到了林念的钱筐里。

    林念回头看了一眼,钱筐最顶上的那堆钱并不完全都是10块,5块、2块的都有,不过之前对方数钱认真,5块2块也会报数,实实在在没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“行。”林念说着,侧过身让开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