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4b7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带着空仓库回八零(重生) > 带着空仓库回八零(重生) 第40节
    “对,前些日子还有点冷,这些天好歹暖和了点。”妇人连连应话,说好的只是穿一会儿,现在已经舍不得脱下身上的衣服了。

    两人在这边交谈的时间,已经有人陆陆续续来上班了。

    林念让妇人自己看衣服,把三轮车上的塑料布折叠垫在最底下,然后把一包包的衣服全部倒出来。

    “看衣服啦,国外款式的大衣、裙子,大年初一穿时兴的新衣服。”

    几大包的东西全倒在三轮车的车斗里,直接将车斗装满了,还往上面冒出了个头。

    这一喊,不仅喊来了外圈的人,还把一直在对着玻璃窗看的妇人也喊回了神,也终于下定了决心:“这衣服多少钱?”

    “不贵,只要100块钱,都是便宜价,”林念说道,见对方有些犹豫,继续往下说,“大姐,要是去风林路那边买衣服,一条夏天的裙子可能就要一百来块钱了,我这可是冬天穿的大衣,而且这一件衣服不止穿一年呢,来年还能穿,这样的衣服,哪怕过了一年,保管也不会过时。”

    这算是实话,至少林念十年后还看到过冬天不少人穿呢子大衣,所以她能确定这样的衣服肯定不会那么容易过时。

    这时候的衣服做工精细,还结实,很多人家别说是穿个一年两年,穿三五年的都有,不过时的衣服多穿几年更加不是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不过这个报价说出去,林念也不是没有计算过的。

    呢子大衣的批发价是35块钱一件,按道理说是不能卖100块那么贵的,但她之前在东省的地摊上逛,报一百二三十的都有,只是这个价格几乎都会有砍价的空间。

    会砍价的,五十六十买一件,不会砍价的,可能就只能砍掉个零头,这都要看个人的本事。

    林念的这个报价也带了一点砍价的空间,但还是在东省地摊售价的基础上降了一点。

    不过眼前的妇人显然对自己身上的衣服很满意,听林念这么一说,在犹豫之后还是咬牙决定买一件。

    “这衣服你先拿着,往旁边放一放,我回去拿钱,给我留着啊。”妇人把自己身上的呢子大衣一脱,递给林念,转头快步往另一个方向走去。

    林念应了一声,顺手把她的衣服放到了一个袋子里,有生意做,她自然不会推出去。

    这时候来上班的人也有走过来看的,而且是结伴过来的几个年轻女人。

    林念带着笑,立刻从三轮车车斗里挑出几件颜色年轻的,不仅仅是呢子大衣,还有里面搭配的衣服。

    “你这真是进口的款式吗?”

    “保真,你们看,这样的衣服,这样的款式,在杭城也不多见,”林念拎起一件衣服让她们看清楚,“还有这扣子,也是最新的,我这两天刚刚从东省进来的货,本来想晚点卖,可仔细一想,大年初一不是要穿新衣服么,这样的衣服传出去,保管你过年的时候能被很多人看到。”

    她手里拿着一件红色的呢子大衣,鲜艳的红色搭配亮色的扣子,只要里头的衣服搭配好,基本上谁穿都会好看。

    “小徐,这衣服好看,你过两天不是去相看吗?你要是穿这件,人家肯定眼睛都看呆了。”其中一个女人说道。

    林念看着被喊作“小徐”的人,也跟着点了点头:“对,你皮肤白,穿白色更加显白,不然试穿一下。”

    她一边招呼几人,一边大声喊宣传口号,打着“进口款式”的名头,又吸引了一拨人过来。

    这时候正好是上班的点,正常来说是不会有人在外头停留的,但因为这里人多,还是有许多人跑过来看热闹。

    而林念的第一单,就是从那个试穿红色呢子大衣的客户开始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她还买了两身内搭的衣服。

    呢子大衣100元,内搭的衣服10元、20元、30元的款式都有,都是林念在东省批发市场的时候,特意在地摊上观察到的热卖款式。

    呢子大衣里头不比棉衣,外头穿着呢子大衣,绝大多数情况下肯定是敞开的,这时候裤子还好,找一条黑色的裤子就能搭配,衣服的话,平时穿的基本上很难搭配好,所以林念特意挑了一批内搭的上衣,以及毛衣裙。

    至于回去究竟怎么搭配,就要看买家家里的衣服款式情况了,她手头的钱不多,实在是没办法把全部的搭配都一一买回来。

    “蓝色的这个好看。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棕色的好看,大气还好搭配。”

    “我买两件吧,给我妈也买一件,她肯定喜欢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想买,可是我没带钱。”

    “要上班了,来不及了。”

    “老板,给你钱,快快快,我要去上班。”

    眼看着上班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,正在慢悠悠挑衣服的人都着急起来,一个个拿着衣服要给林念付钱。

    林念则一边收钱一边喊话:“没事,我一直在的,等你们下班我还在,到时候还可以回一趟家,拿了钱过来买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这次我进的货不是很多,你们要挑颜色的尽量早点来。”

    “今天这一批卖了,明天就不来了,大过年的,都想好好在家过个年,大年初一要穿新衣服的,可得看准了。”

    下午一点半整,她三轮车面前的人几乎全部走光了,剩下一些都是没有在纺织厂里工作的家属。

    林念也不知道刚才那会儿自己赚了多少钱,她只记得有那么几分钟,好像所有人的钱都跟大风刮来似的,一股脑往她手里塞。

    等到面前的几人离开,林念在三轮车后座的杠上坐下,目光落在纺织厂里头。

    刚才那会儿时间虽然卖了这么些,且这会儿所有人都已经离开,但她心里却并不紧张,她很清楚,这还只是第一波,这生意真正做起来得等到下班的时候。

    休息了一会儿之后,她开始整理三轮车上的衣服,把弄乱的衣服分门别类,能叠起来的都一摞摞叠起来。

    然后趁着这个机会,她一次次从仓库里把之前没有运出来的货运出来。

    其实这次她在东省进的货并不算太多,因为进货的资金只有2500块钱,35块钱一件的呢子大衣算大头,她也只进了60件,这么一笔就花了2100块钱,剩下的内搭,她只是意思意思进了一点,算是呢子大衣的搭头有需要的人买个一件。

    果然先前那会儿时间,大家看中的主要还是呢子大衣,内搭的衣服要的人很少。

    后面的时间,她一直都在门口等着,期间也有几个人过来买,但销量并不算太高。

    先前把衣服留在她这里的妇人也拿了钱回来,完全不记得自己之前说的话,直说“还好买的早”,美滋滋地带着已经属于她的衣服离开。

    林念并不在意,对她来说只要她拿到了钱,别的什么都无所谓,包括在等着客人下班的时间,她的心情都很惬意。

    期间她甚至还抽空吃了点东西。

    饭盒是从三轮车的“角落里”翻出来的,装着水的塑料瓶也是从“角落里”翻出来的。

    天气冷,连呼出的气体也带着雾气,她坐着吃饭,面前自然也冒着雾气,只要不凑近,谁也不知道她的饭和水热气腾腾。

    后头实在是冷,她拿了“角落里”放着的搪瓷杯,去找人要了一杯热水,捧着热水暖手。

    当然,在她开始捧着热水之后,她杯子里的水就一直都是热乎的。

    下班时分,纺织厂的女工们哄一下涌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时候,林念早已准备就绪。

    有了先前买了衣服的人“自发宣传”,这波冲出来的人已经知道了这批呢子大衣大概是什么款式,冲出来完全不用试,直接叫出自己要的号码和颜色。

    “给我一件红色。”

    “给我两件,一件蓝色,一件棕色。”

    “给我也来一件!!!”

    第51章 远程进货

    “没了, 卖完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卖完了?怎么这么快?”

    “啊,我还打算过年的时候穿呢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没有了吗?”

    60件大衣,说多不多, 说少不少, 因为大衣的价格相对还是要贵一点, 就算放在店铺里, 可能一个月也就卖出那么几件。

    但在纺织厂门口就不一样了,由于纺织厂里主要以女工居多, 年龄也恰好是爱穿时兴衣服的,再加上林念今天拿来的这批衣服确实在杭城少见,哪怕是穿个新鲜, 也有许多人愿意花钱买。

    林念的三轮车上已经没有东西了,不仅仅是大衣,就连里面的内搭也卖的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好多人买到了心心念念的衣服,高兴离开,少数没有买到的人依然滞留着,上翻下看, 试图找出是不是还能找到一件衣服。

    林念的手落在三轮车车沿上:“这样,你们要是真的喜欢,我尽快再去进一批, 不过大衣不好卖,你们想要买的先报个数,我统计一下大概的数据,年后再带一批过来, 你们什么时候上班?”

    “年初三就上班了。”

    “成,”林念微笑,“那我年初三过来, 这大过年的,也不单只是放假的那几天能出去,这么多天呢,晚上也总得出去走亲戚,年初三买一件,后头到元宵都是新衣服,再说,呢子大衣不过时啊。”

    她这么一说,原先犹豫的几人也觉得有点道理,纷纷点头报了名。

    反正这报名也不需要给钱,给个数而已,回头买不买都不亏。

    林念掏出本子,根据人数在本子上画“正”字,旁边看到的人见这里热闹,也凑过来看,听说是报名买呢子大衣,都觉得有兴趣,有意向买的都愿意给个数。

    有些犹豫着要不要买的,林念也都算在里头。

    她做这个记录主要目的并不是说预定多少买多少,她只是想要有个大概的数,不然要的人只有十个人,她一口气买上一百件,那也不合理。

    更何况这次已经有六十个人买了她的呢子大衣,等过了年,这些人都会成为给她宣传的人,年后来买呢子大衣的只会比记录的要多,绝不会少。

    这时候人穿新衣服,都是大年初一穿,她在大年初三的时候把货运过来卖,买去的人穿的时间也不会相差太久。

    倒是这呢子大衣可能会成为之后杭城这边的时尚。

    记录下大概数据之后,林念骑着三轮车离开,找了一家装了电话机的小店,翻出自己的小本本,在上面找到卖呢子大衣的那家铺子的老板。

    电话打通之后,她第一时间表露自己的身份。

    因为她才刚刚从东省回来,年纪又比较小,她一说,那边很快就反应过来林念的身份,然后问她有什么事。

    林念没有废话,直接问对方是不是可以在自己汇款过去的时候,把呢子大衣寄过来。

    两边的交情没有那么好,这时候汇款又只能通过汇款单,哪怕说好两边同时寄出,可她们依然都需要承担风险。

    相对来说,老板那边承担的风险更大,毕竟林念明确知道老板那边有个店铺,她的钱汇过去就算万一发生什么意外,找过去很容易能找到。

    而对老板来说,林念不过是一个只进了一批货的客人,他完全不了解林念的情况,那批货寄出来,万一林念没有给他汇款,那真是血本无归。

    林念也已经做好了老板拒绝的打算,她打这个电话不过是一个尝试,万一老板不同意,她就只能自己再跑一趟东省。

    今天是年二十九,去东省要20个小时,来回40个小时,算上等车的时间,两天时间赶回来不成问题。

    但要是这样的话,就意味着她的年三十和年初一都得在火车上度过。

    这样大的事,老板那边也犹豫了很久。

    林念没有催促,在电话这头没有吭声,任由电话时间一点一滴走下去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会儿,老板那边叹了一声:“你这么说,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,行吧,我信你一回,要是你不把钱寄过来,我可会找去杭城那边找你。”

    “没问题,老板随时过来,”林念笑了,“这次我打算先要50件呢子大衣,然后可能还得麻烦老板,在过完年之后,再寄一些过来,具体多少,我到时候算好再说。”

    她原本打算多要一些,但仔细一想,为了两边都好,第一批先要少一点,获取彼此的信任,搭建好信任之后,后面的生意才会更好做。